對于中小連鎖藥店,一定要遠離和警惕這十種魔咒,別讓魔咒控制了您,別讓魔咒傷害了您。
第一種“死法”:職業經理“搞死”
我們有很多中小連鎖藥店老板們、高管們,茫的不行,也忙的不行,所以盲著找職業經理。
于是大企業、大連鎖藥店的中、高層管理者成了香餑餑,座上賓。今天去挖人,明天去見人,似乎認為有了職業經理人這樣的大能人,公司就會銷售大增,客流大增,利潤大增。既不考慮公司有沒有職業經理人的生存環境,也不考慮自己是否創造了職業經理人生存條件。更不考慮該如何將請來的職業經理人的個人能力變成公司的組織過程資產。
總之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我請來的這個大仙一定能在短期內使我的銷售翻翻,利潤翻翻,客流翻翻。
于是乎,公司里大家都站在邊上看熱鬧,看著公司老板請來的大仙將要施展無邊的法術,公司老板也站在邊上看熱鬧,滿意的欣賞著大仙,夢想著有一天在夢里笑醒。
一個月的眾望,二個月的指望,三個月的期望,四個月的渴望,五個月的盼望,六個月的希望,七個月的守望,八個月的張望,九個月的失望,十個月的漸忘……
最后,一個結論就是請的職業經理人不行,一切歸零重新開始,再請下一位大仙,再歸零,再堅守一顆執著的心,繼續請……最后一波波職業經理人被搞死,一波波被職業經理人搞死。
第二種“死法”:競爭壓力“逼死”
現在中小連鎖藥店面臨著嚴峻的競爭壓力,既有大型連鎖藥店的跨區開店壓力,又有同行間無序競爭的壓力,而應對競爭的法寶似乎也只剩下天天促銷活動作價格上的拼殺,最后逼得自己天天拿利潤來填補價格戰無底洞。
利潤決定關系。對于醫藥連鎖而言,典型的嫌貧愛富,利潤多關系就好,利潤少關系就差,不是門店不道義,而是市場太殘酷。
利潤決定方式。連鎖產品的來源五花八門,一切都圍繞利潤展開,如果沒有利潤有資信或者賬期也行,利潤決定著連鎖門店與你的合作的方式,有的是按照廠家設定的渠道,有的是直接與廠家合作,有的是通過醫藥集散地采購,有的是通過調換貨行為達成。
利潤決定長短。利潤高而且穩定合作的時間就長,利潤低而且不穩定合作的時間就短,而且是隨時隨地有機會出現替代品,就會毫無疑問的更換你。
自身運營很亂??瓷先?,連鎖門店的運營體系基本健全,但是在實際運作中還是一塌糊涂,連鎖門店的自身業務體系和管理體系非?;靵y。
第三種“死法”:盲目股份制“鎖死”
現下很多中小連鎖藥店開始實施藥店股份制,既不分析自己連鎖藥店所處的階段,也不分析自己的團隊人才結構,更不分析實施股份制的環境。以為只要給中高管股份,給店長、優秀店員股份,大家都能像主人一樣死心塌地的為公司服務,為公司創造。
其最后的結果是企業出現了一個個主人的做派,并沒有出現主人的責任和義務,原有團隊針扎不透水潑不進,鐵板一塊,像死水一樣,活活鎖死了連鎖的發展。
第四種“死法”:管理不善“餓死”
由于中小藥店多在過去大好市場環境下發展起來,過去的日子掙錢很容易,怎么掙的不知道,現在日子不好過了,怎么賠的也不知道,仍堅信過去的成功可以延續。因而,仍用過去管理單體店的模式和思路在管理連鎖藥店,其結果是庫存越來越大,動銷越來越慢,滯銷近效越來越多,編制越來越全,商品越來越多,成本越來越大,最后使自己的現金流出現了枯竭,收支不平衡,出現了管理臃腫癥,活活“餓死”。
當門店業績不好時,在點滴之間到處可以發現問題,而當門店業績好時卻難以確定到底是哪幾點起的關鍵作用。
在親身經歷與輔導見證過無數門店的得失成敗之后,我慢慢才發現門店治理根本沒“靈丹妙藥”可言,想改善門店業績絕不可能憑一招鮮或幾招鮮吃遍天,而需要把門店方方面面點點滴滴的工作都做好才行,是踏踏實實的綜合功夫,是一系列“文火煲靚湯”的耐心活。
第五種“死法”:有病亂投醫“治死”
當中小連鎖藥店發展受困后,紛紛開始向外求援,找第三方,其找第三方的標準是誰的名氣大找誰,和誰誰認識找誰,誰誰某方面可以找誰。從不考慮第三方的知識結構、閱歷結構、經驗結構、客群結構,項目結構,也不考慮自己公司與第三方之間的文化融合度,團隊融合度,階段融合度。
最后的結果是,今天用“百度”導航,明天用“高德”導航,后天再用“北斗”導航,沒有一個連續性、一貫性和可持續性,其最終導致導航和導航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時刻處在麻木、迷茫狀態。
總結:
每個藥店都應該將人才的培養體系打造,放在戰略的高度,如何通過專業人才培養系統的打造+科學的績效、激勵機制,達到提升品牌形象和服務質量、獲得顧客認可和信賴、業績效益雙提升,從而推動藥店的快速發展,這是藥店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問題。
正洲連鎖藥房專注打造為中國醫藥互聯網+新零售流通領域的一流連鎖企業,開啟正洲分享藥房加盟新零售模式,3980元開店做老板,擁有一家屬于自己的藥房,網店加盟熱線: 0755-83306778。